发布时间:2016-06-08
来源:经济观察网
前不久,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言,称“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,处在无人领航、无既定规则、无人跟随的困境”,坦陈“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,找不到方向,已前进在迷航中”。
华为被视为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范例,任正非则每每语出惊人。这一次自曝华为迷航,体现了任正非作为企业家深重的危机意识,如果考虑到中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未改变、科技基础薄弱以及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差距,可以说,任正非的迷航警示,正是中国企业尤其是领跑者在寻求创新驱动时可能遭遇的现实困境。
这很可能决定了类似于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,最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。在考验耐力的创新比拼中,身为企业的华为无法自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,在这个体系中,雄厚的教育和科研能力,造就了不断涌现的优秀人才,这些人的创新实践成为中国公司实现技术和产品突破的源动力——在他们中间一定会产生帮助中国庞大的企业舰队走出迷航的“领航员”团队。
在任正非的推演中,未来是智能社会,驾驭者必须是有文化的人。要争夺这个机会,就要大规模地培育人。否则,一旦机器大范围取代人工,可能出现产业重新回到西方,中国产业空心化的一幕。所以他说,发展科技的惟一出路在教育。我们以为,这不仅指教育的普及程度,也看它是否充分激发人们的创造潜能——破坏性创造的能力。
不能不说,这是作为企业家的任正非对中国教育含蓄而迫切的恳求。所有理论、科技、技术的突破与积累背后,总是站着那样一群人,他们是旧体系和思维的破坏者,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发起者和最终摘下桂冠的人,一个国家教育的果实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宽度和深度,也决定着产业与产品的未来。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钱学森之问—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。
瞄准未来的教育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术精神,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人才,所以问题是,如何培植沃土,提供适宜的阳光、温度和水,让人才生根发芽,没有阻滞地成长?如何避免有关部门不必要的“干预太多,卡得太死”,让他们在自由的学术和科研空间里探索和发现未来,进而构筑一个国家深厚而牢固的科技护城河?
我们注意到,此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,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被提上了议事日程,比如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,“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、大胆假设、认真求证”成为主流话语,等等。这是1978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科技会议。或许可以说,破解钱学森之问,让中国有机会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,也帮助中国的华为们走出迷航,这次大会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。如此,我们期待又一个科学的春天的到来。